池上慢遊之
池上除了米就是豆腐的《福原豆腐店》×《大池豆皮店》
福原豆腐店
池上鄉中西三路70號 福原國小後方
到一個地方旅行,一定要在那個地方找一家咖啡館,
到一個地方旅行,一定也要在那個地方找一家冰店
這即是名言,也是慣例。
這可不是〈頭文字D〉裡的藤原豆腐店,
而是《福原豆腐店》。
但〈頭文字D〉的藤原豆腐店給了人一種美麗的遐想。
豆腐店應該是一棟老老的小平房
老闆一定要是個鐵漢,還要歷經風霜,身懷絕技
粗大的手,握著一把刀,細細地切著豆腐。
在威猛的外表底下,有一顆溫柔的豆腐心。
然後,天還未亮,就要上工,
當街道都還是暗的,只有豆腐店的光在亮。
做豆腐是一種很迷人的產業,
豆腐軟軟白白嫩嫩,
經過磨豆、過濾、沈澱、凝結…種種繁複的工序
像是變魔術一樣。
要能做豆腐的人,一定是要很喜歡豆腐才行
現在這個時代,要能手工做豆腐的人,一定是對豆腐相當執迷
像我們這樣無聊的觀光客,心裡總會問:一塊豆腐能賣多少錢?
更令人好奇的是,池上為什麼這麼多的豆腐店?
是因為池上的水質好,還是池上人天生就愛吃豆腐?
而且,每家都是手工製作,有的還用柴燒。
福原豆腐店應該不是取日本名字,
它就在「福原國小」後面。
當然啦,「福原」這個名字大概也是日據時代傳下來的,
但能夠確定的是,福原豆腐店的歷史一定比〈頭文字D〉電影還久。
我們吃完晚餐,差不多七點多了
立馬奔去《福原豆腐店》,很怕又打烊了。
先是過了一個鐵路地下道
再左轉、右彎,沿著國小的牆…
看來這家店在尚未成名之前,
應該都是賣給小學生的。
小時候也常跑到學校旁巷子的冰店,有時候還是攀牆
趁糾察不在。
到現在還記得,那一杯5元的酸梅冰,
和一袋十元的雙胞胎。
巷子走到底,就看到豆腐店的光。
旁邊是一整排民宅,在路邊停好車,
聽說白天生意好到這裡是停不了車的
我們趕快衝過去問店家:還有沒有?
有!
很好。我們再次成為最後一組客人。
這裡有賣豆花、豆漿、豆腐花和炸豆腐,
因為剛吃飽,所以只點了冰豆花,把它當作是飯後冰品,
至於聲名遠播的炸豆腐…,什麼?已經沒了!
我和老婆大人各端了一杯冰豆花,到旁邊的小房子,
走進去時還要頭低低,小房子像間小教室,很有意思。
那些小學生課桌椅,搞不好都是從隔壁學校搬來的。
豆花吃起來,說實在的,就是簡單
因為手工製作,質樸暖潤,在夏天吃上一杯,相當消暑。
像這種傳統手工豆花,在台北可是很少吃得到的。
大池豆花、豆包、豆皮店
池上鄉大埔路39之2號
都說了池上米多,豆腐豆花店也多。
知道這家店,是食尚玩家的介紹。
老婆大人還特別註記下來,說一定要來。
這就是傳說中燒柴做豆花的店。
我們住在賢情玉緻,大池豆花店就在附近,
想說要找也不難,在這附近開車、騎腳踏車也經過、繞過了好多次。
雖然網上有人說,並不好找。
這兩天在池上是玩瘋了
就在退房之後,想說直接開了車回台東,
想不到老婆大人還記得,堅持一定要過來
更想不到,在附近竟繞了兩圈,還找不到。
後來找到了,
都是因為這招牌,像極了一般工廠的招牌。
雖然招牌上寫著豆花、豆包、豆漿店
但老婆大人卻是專程來買豆皮
說冬天拿來煮火鍋一定很棒。
店內院子已經有許多客人,喝著豆獎,吃著豆包
我們進到屋內點餐,順道看了一下,
一片片金黃色豆皮,曬得閃閃發亮,
但裡頭非常地熱,點完餐立馬奔出。
我們買了幾片豆皮帶回家,
也買了豆漿,一份豆包,在車上當點心吃。
想不到還要排隊。
然後,那幾片豆皮在我們小心翼翼地保護之下,
和我們一起坐著普悠瑪,回到了台北。
每回打開冰箱,看到豆皮,就會想起池上和這間豆皮店,
啊~,大池豆皮真的是不錯的伴手禮啊。
如果喜歡請按 [讚] 或分享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