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我也會來吃《Honey Pig 蜜糖豬》韓式燒肉
算一算,
開車經過《Honey Pig》的次數超過三十次,
老婆大人J也在耳邊嚷嚷了二十八次,
尤其,在她去了幾趟韓國之後,
對韓食特別著迷。
以前,《Honey Pig》瘋狂盛行時,
晚上11點多都還看到門口滿滿排隊人潮,
老婆大人J甚至說:
“我們12點多再來排隊好不好?”
當然嘛不好。
趕風潮並非慢條斯理的風格。
但凡事都要嘗鮮,
只不過,
現在才來會不會褪流行了點?
這一次來,也算突然。
與蛙約吃飯,一時找不到餐廳,
於是提議《Honey Pig》,
想不到這兩位挑剔女竟無異議;
反正飯横豎也是要吃,《Honey Pig》早晚也是會來,
緊急打電話訂位,還稍稍耽心了一下,怕沒有位子,
卻訂到了位。
風潮來得快,消散得也快。
從安和站閒步走到《Honey Pig》,
十分鐘路程,恰巧感受初秋的街景,
來到門口,還不少人,尤其年輕人。
由服務人員帶位,進到最裡面,
座位還滿多的,用餐客人也多;
坐我們身旁一桌,還是韓國人,
但看不出是在台北工作,還是一般的觀光客;
看似一位韓國人的餐廳人員,與他們聊天,聊得很開心。
《Honey Pig》從美國開始紅,再紅回韓國,
應不算是道地的韓國餐廳,
不太像一般我們在韓國見到的燒肉店。
店內裝飾是暗黑金屬風格,很設計時尚,
只是不曉得為什麼韓國的店都這麼喜歡用金屬,
是因為比較酷?
牆上電視播放著某女子團體的MV,
但認不出是哪一團。
服務人員手腳熟練地來到我們桌旁,
遞來五盤小菜;並替我們點餐。
我是覺得,小菜是不錯吃,是經過設計;
尤其這盤薄片蘿蔔。
有別於一般韓式燒肉的小菜,都大同小異。
據說,
這邊的肉品有一定的水準,
我們點了(2332超值套餐),
因為點套餐比較快,又划算;
套餐本來就是要比較便宜,
要不然怎麼能叫套餐?
菜單上琳琅滿目,
因為是周五的夜晚,也就懶得去研究,
只加點了(蒸蛋)。
原還想著(石鍋拌飯),怕量太多,
於是作罷。
▲ 別出心裁的圍裙。但我沒有用。
▲ 白飯。
▲ 百事可樂。近年來,百事可樂和健怡可樂幾乎在台灣消失匿跡,想不到會在這邊看到。
▲ 蒸蛋。
▲ 生菜。
接下來,
服務人員端來一整盤的肉,五花肉、辣肉豬、牛小排…
就是一個超級大拼盤,看起來十分豐盛。
在很久很久以前,韓國婦女做晚餐,
看到鍋蓋擱在旁邊,沒有用到,就在上面烤起肉來。
這就是韓國燒肉由來,一路發展,
造就了今日聞名世界的韓國燒肉文化,
所以,他們的烤肉盤就像鍋蓋一樣大,
這麼說,你信不信?
服務人員一手撐著那盤肉,
一手拿著夾子,迅速俐落地照著程序步驟:
將肉片一片一片夾到早已熱透的鐵盤上,
連照片都來不及拍。
肉整個鋪滿,好不壯觀熱鬧;
熱氣裊裊升起,肉卻隨著高溫「糾」了起來,
一陣翻炒後,眼前滿滿的肉瞬間少了一半。
五花豬不錯,極為厚實,油脂飽滿,
尤其配上新鮮生菜,恰當好吃,
只是會肥。
生菜算是優的;醬也不錯。
在一陣搶食之後,
第一階段告一段落,
接續第二階段之(特調厚骨牛小排);
這算是重頭戲,因為比較貴。
小排在盤上滋滋作響,真令人期待,
又迫不及待,因為不夠、不夠,吃不夠。
直至酒足飯飽,
大概因為就是吃肉的關係,
每次吃完韓國燒肉總讓人發懶。
原本以為量會太少,但事實上,我們都很撐。
吃完之後的心得是:好在沒有加點石鍋拌飯。
作為一名石鍋拌飯的愛好者,
老婆大人J這次是明智了,挺住了。
整體而言;(好像寫食記都要寫這四個字)
若以嘗鮮的角度,不吃可惜;
人本來就是要多嘗鮮。
就一家大概只會光顧一次的餐廳來說,
《Honey Pig》算是有誠意的,
是一種品牌經營的概念。
人家引進來到台灣,
也算是對台灣市場的尊敬,
而且房租這麼貴,
只是不曉得,
為什麼google上的評價並不高。
餐後,
散步到餐廳後方的中庭,有一天井,
就是供人抽煙、休息、聊八卦的地方。
感覺不錯,
現在像這樣的大樓,好像很少了。
#若搭乘捷運前往,建議在101站下車。走路過去會比較近。
#還是事先訂位為宜。
Honey Pig 韓國時尚燒肉
台北信義路四段415之3號
02-2725 5757
如果喜歡請按[讚] 或分享
其它推薦:
大驚奇之《浪奇時尚鍋物》Shabu Shabu夜店風 / 東區